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名句欣賞 >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優秀範文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優秀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初中階段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打牢英語根基,學生今後纔有可能學好英語;如果這一時期學不好英語,學生今後更學不好英語;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優秀範文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1

試探初中英語滲透文化

摘 要: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瞭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須瞭解語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關鍵詞:初中;英語;滲透;文化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能在生活中交流,運用。而交際能力的核心就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在不同場合中對不同對象進行有效的,得體的交際。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異,交際失敗往往因文化誤解而引起的,而忽視社會文化差異的言辭不當就更讓人接受不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認識中西文化差異,正確地理解中西語言差異,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一、語言與文化相互作用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有些社會學家認爲,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可以說, 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徵,它不僅包含着該民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着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語言與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理解語言必須瞭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須瞭解語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由於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 互相瞭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難。

學習一種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彙和習語 而且還要知道擇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他們如何用他們的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爲;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瞭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實際上,學習語言與瞭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並對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會學家認爲,語言是文化的基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從另一個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

因此,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語言表現形式更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文化的制約和影響。文化內涵是語言交際的具體內容,文化意識是語言交際的思維基礎不瞭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這種語言。

二、語言於文化相互滲透

(1)語言教學有助於避免文化交際中出現 “文化錯誤”。爲什麼西方的笑話,在中國笑不起來?爲什麼在中國廣爲傳頌的傳統美德“謙虛”,在西方則被認爲是無能的表現?在東方,更強調集體表現和集體主義精神,在西方,則強調個人表現和個性張揚,他們認爲, 不願顯露自己才華的人,是不可思議的和奇怪的。以上問題的癥結,歸根到底是文化差異問題。在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文化錯誤主要表現在稱呼方面、問候語方面、對讚揚的反應方面、談論的話題、詞語以及文化內涵方面的差異等。

(2)文化教學有助於英語語言知識的學習。美國教育家斯賓賽提倡“快樂教育”,要儘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帶着快樂的情緒去學習知識變求知爲一件快樂的事。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師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勵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獲得情感的滿足,從而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因此,適時適量滲透文化知識教育, 尤其是跨文化交際中需要注意的知識 ,恰是調動氣氛的良好工具。

(3)文化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有關西方的文化知識,不僅可以使學生接受異國的文化,還可以在進行文化對比的同時,對本國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從而形成正確得體的交際,培養學生的世界文化意識,並能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

三、語言中如何滲透文化

1.課堂教學滲透文化

毫無疑問,課堂教學是跨文化意識培養的主要途徑,教師要通過課堂講解滲透英語國家的文化。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材授課過程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製作出精美的課件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異國文化。通過製作一些相關的 PPt /flash,或是觀看一些英語原聲電影,動畫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學生更多地瞭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學到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的語言學習,提高對異國文化的認知與欣賞。

(2)引導學生就同一主題進行中西比較。在教授校本教材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就同一主題進行比較,如食品、習俗、節日等,從而加深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題如節日 ――春節和聖誕節,將這兩個重大的節日進行比較, 師生間的活動可以通過問答進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 把西方的傳統節日和中國的傳統節日進行比較,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們體會不同的文化差異。

2.課外活動滲透文化

文化的學習不應只限於課內,課堂外的文化教學也是一個很好的延續和補充,它能爲學習者提供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具體方法爲:

(1)指導學生閱讀有代表性的外國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傳統文化的積累,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如《百萬英鎊》《雙城記》《項鍊》等。

(2)編寫系統地介紹文化知識的閱讀材料。儘可能蒐集一些目的語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藝術、習俗、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過大量的閱讀讓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時的課外閱讀中,讓學生正確理解 big brother( 地面塔臺的跟蹤雷達), brain drain(人才流失), rain check(雨票, 即球賽因雨中斷, 留給下次繼續使用的原票票根)等這些跨文化背景知識。

總之,學習語言與瞭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英語教學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基本技能的過程,更是一個引導他們理解目的語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過程。 因此在今後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該貫徹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同步的原則, 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文化教學,使我國的英語教學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從而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2

淺析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摘 要:教學方法新穎又富有啓發性,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景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方法新穎又富有啓發性,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英語教學中,巧用情景教學法不失爲一條錦囊妙計。創設情景的方法很多,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從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兩方面着手,總結如下:

一、初中情景教學法的提出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人類語言學家都強調語言和它的社會環境的聯繫性和不可分離性。人腦對客觀情景的反映用語言記載下來,所以語言是客觀環境的反映。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活動時,離不開社會語言情景。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在真實的語言情景或模擬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組織思維,理解具體情景中所傳遞的信息和語言材料,觸景生情,激發表達思想的慾望,從而促進培養運用英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而情景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激情,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成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從而從整體上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

二、初中情景教學法的概述和意義。

情景,即:(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所謂的情景教學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爲學生創造出一種和諧的語言環境,並通過教師本人的語言、動作、表情及姿態傳遞給學生,從而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實現知與情的統一、優化,最終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景教學法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爲一體,其核心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知識或技能,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

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情景教學使語言更直觀,貼近學生生活和思維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和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活躍課堂學習氣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情景教學設計的內容一般可選用課外相關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根 據不同個體的愛好興趣,自主選擇不同內容;

3、情景教學對英語掌握程度不同的學生創造了一個平等的語言交流的舞臺。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問題的提出沒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能力發揮的機會,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初中情景教學法的策略

1、培養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傾向於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學生求知的富有生氣的內動力,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讓他們積極踊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使課堂氣氛活躍,並且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據調查發現,一個學校有一半多的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特別是鄉村中學。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有些學生是覺得單詞量太多,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對付單詞,可是考出的成績又不理想,後來乾脆不去背單詞

還有些學生覺得上英語課特別枯燥乏味,教師只知道滿堂灌,根本不管學生接受與否,而學生只是帶着耳朵來,充當一名速記員,不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樣的課堂氣氛相當沉悶,導致學生對英語失去了興趣。因此如何讓學生積極地、踊躍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呢?這時情景教學便適應這種趨勢,它能使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由“要我學”,轉爲“我要學”,學習英語變爲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2、創設真實情景

英語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情景。教師從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起,直到課堂教學結束,離開教室爲止,就是一個自然的、真實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語言交際情景。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英語教學的真實情景,儘量用英語組織教學,把單純傳授知識的課堂轉換爲使學生自然習得語言的場所,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如教師進教室時,親切地與同學們進行如下交談,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的語言實踐的機會。T:“Hello, boys and girls.”Ss:“Hello, Miss Cai.”T:“How are you, ×××.”S1:“Fine, thank you, and you?”T:“I’m OK. What about you, ×××.”S2:“I’m not very well.”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s the matter?”S2:“I have a cold.”T:“Oh, I think you’d better go to see the doctor after school.”S2:“OK. Thank you.”在這親切的交談中,教師純正的母語式的教學和親切的師生間的互動活動,使學生樂於用英語進行交際。

把英語課堂變成一個師生間,生生間進行交際的語言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瞭解這種語言的慾望和用這種語言與他人交際的意識,且日積月累,學生對語言的感知也愈來愈深。又如:八年級上M5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 ?先播放了一首著名的歌曲 “The Blue Danuble ”,這時學生被輕鬆優雅的樂曲所吸引,會唱的學生還跟着節奏輕輕的哼了起來,之後我說:We all enjoyed this music. It’s so nice and some of us can even sing,but do you know who sang this song?有些知道的學生就說Strauss. 接着教師問:Where did he come from?知道的同學爭先恐後的回答,然後再播放幾首曲子,問他們是屬於那種類型的音樂,西方的還是傳統的,各種類型音樂的特點是什麼?自然而然的將學生進入了新的課程的學習。

3、進行直觀情景

以圖畫、簡筆畫圖畫、簡筆畫與動作,進行直觀情景教學,使學生眼看實物,耳聽聲音,這樣不僅使教學具體生動,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七年級上Unit2 Topic2 Section C,上課之前,讓每個同學準備好三樣物品:最喜歡的體育明星的照片、國旗(圖片)以及他們國家著名建築或自然風光的圖片。上完課後,讓學生用這些物品兩個一組進行問答,介紹中要包括句型: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Where is he/she from? He/She is from ---.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課堂知識,而且瞭解了一些課外知識,讓學生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

採用簡筆畫教學,同樣能讓學生對英語不厭煩。例如七年級上Unit1 Topic3 Section B,我用簡筆畫進行教學,在教學課程中,我邊畫邊問,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t’s a car.或是讓學生到黑板前畫簡筆畫,並且邊畫邊讓他問。這樣,不僅學生學習了日常用語,而且學到了一些簡筆畫的知識,培養了他們動口和動手的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論文篇3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課七步教學

初中英語新教材、新大綱中規定,初中英語教學要突出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2013年中考明顯增加了閱讀理解的題量,初一、初二教材增加了閱讀課課量。由此可見,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如何滲透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綜合聽、說、讀、寫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英語教師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幾年來許多英語教學書籍,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作爲英語閱讀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對學生學法指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出英語閱讀課七步教學法,即:預學、導學、聽讀、設疑、複述、解難、查測。

一、預學

在教學課文前,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藉助詞典、單詞表或有關資料,能對文章內容有大概的瞭解,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給出的問題,能整體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不懂的字詞句讓學生在預習時劃出來,留到課堂上或課後解決。把這一課前預習,作爲提高閱讀課教學效率的第一步,不無原因,新大綱中明確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預習能力,且學生預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堅持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預習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們的聽課效率。並且每篇新學課文就是一篇典型的閱讀訓練題,堅持預習可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導學

在教學整篇文章前,教師把整篇文章濃縮成一段精彩的片段,把重點的詞組、句子,溶入其中,通過現有的教學工具,如掛圖、幻燈等媒體,展現出文章的基本故事形象。通過教師的介紹和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把整個故事梗概及重點的語言點呈現出來,並作適當的板書,把握課文重點,爲下面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導學是一堂課的開始,“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學部分,教師不能忽視,教師應精心設計,引人入勝,要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意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學生的聽課質量。

三、聽讀

學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內容後,讓學生進行聽的練習,在聽之前可以提一、二個問題,問題要有代表性,要讓學生聽完整篇文章後才能得出答案,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力。如果文章比較長,可以選擇部分重點段落,給學生聽。聽完後,覈對答案,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可視學生理解情況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讀,也可以是學生集體朗讀或分組閱讀,或個體練讀。在讀的過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腦同時並用,提高記憶能力。另外,還應注意語氣、神態,要通過朗讀做到心領神會。

四、設疑

學生聽讀後,已經對文章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時要求學生默讀文章,解決教師精心設計或練習冊中設計的T/F判斷題或問答題。在設計問題時應注意這幾點:①先易後難;②先理解後拓展;③先淺後深,兼顧兩頭。通過設疑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瞭解學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點。

五、複述

複述課文是閱讀課課堂教學的昇華,是培養學生組織語言連貫表達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通過複述對所學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變文章中的語言爲自己的語言。會說纔會寫,堅持複述,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複述的方法多種多樣,如視圖複述法、列表複述法、問題連結複述法、課文概要複述法、縮擴複述法、變更復述法等,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不斷交換複述方式;多種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讓學生感到單調乏味,增強課堂教學興趣。

六、解難

所謂解難,就是指英語課堂教學中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突破難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體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答;另一種是學生將預習時或經過課堂教學後還有疑惑的問題提出來,由學生提出,師生共同討論解答。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本領,便於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精講精練,點撥到位,啓發學生思維,節省課堂時間,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七、查測

這一步驟主要是檢查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瞭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查測內容一般是課文教學中的重要語言點,也可以是拓展性問題。查測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筆試。用不同的方式檢查學生還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哪些知識沒有完善需要補充或提高,進而儘量達到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

使用閱讀課文七步教學法進行閱讀學習有以下幾個優點:

1.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原則,可以使學生整體理解文章,保證內容的完整性、連續性。

2.能把聽、說、讀、寫綜合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各個器官協調活動,使之更好地學習語言。

3.把一個課時分爲幾個階段教,讓學生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閱讀、理解文章,使之用腦更科學,記憶最有效。

4.各個環節,井井有條,環環相扣,相輔相成,使學生感到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既自然又順理成章,從而克服畏懼心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5.充分體現英語實踐課的特點,更好地顯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指導作用,改變以教代學的滿堂灌局面,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

6.重視了學生的學法指導,培養了學生的運用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使之在閱讀中獲得無窮樂趣。

總之,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多種多樣,教無定法,只要能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打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完善自己的教法,把創新觀念運用於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猜你喜歡:

1.初中英語教師論文

2.初中英語教師教育論文

3.初中英語教師工作總結及反思

4.優秀英語教師自我總結

5.英語教師個人發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