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三元及第”與“五子登科”的詞語來歷

“三元及第”與“五子登科”的詞語來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凡在鄉試、會試、殿試三場中奪得頭名者,被稱爲連中三元,這是讀書人少有的殊榮。

padding-bottom: 75%;">“三元及第”與“五子登科”的詞語來歷

    鄉試,是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每遇子、午、卯、酉年稱正科,遇慶典加科稱恩科。應試資格爲:一、府、州、縣學的生員獲得歲科考及格者;二、儒子之未仕者;三、官之未入流者(九品十八級之外的官吏),由官府選送應試。考試分三場,每場三日。考後正式發榜,叫做正榜,正榜所取的第一名稱解元。另外,還取中副榜舉人若干名,爲副貢生。每正榜五名取副榜一名,以後可不應歲科試而徑應鄉試。凡考中的舉人,應謁見薦卷的房師及主考的座師,自稱門生,拜主考爲座主。《奌秋香》電影中的主人“解元公”唐伯虎,就是該省鄉試頭名。清光緒十八年陝西鄉試的解元名楊洪勳,陝西鎮安人,以後考中進士,曾任京官六年,又出任山西渾源州知州。辛亥革命中,逃回西安市購產經商。不久,因軍閥混戰財產遭受損失,遂回到本縣大坪鬱郁而亡。其獨子在家鄉教私塾,亦富才華,可惜英年早逝。

    會試,是明清兩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舉行的考試。各省的舉人和國子監的監生皆可應考。每逢辰、戌、醜、未年爲正科。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舉行會試,叫做會試恩科。考期定爲二、三月間,分三場舉行。設主考官四人及同考官,由禮部提名派充,以進士出身的大學士、尚書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員擔任。會試名額爲三百名,中式者稱貢生,也稱中式進士,其第一名稱會元。各省名額不一樣,依據到京應試人數、省的大小及人口多少而酌定。會試揭榜以後,中式進士須於下月應殿試。再以鎮安縣爲例:明代,張家鄉磨裏溝花園李垂街中進士,曾任香河縣(今北京市轄域)知縣、工部員外郎、九江道臺,致仕後終老原籍。清代有八人中進士,政聲顯赫者有晏安瀾,曾任戶部主事、郎中、左參議、鹽政院丞等京官三十多年,中華民國建立,被中央聘任四川鹽運使,病故後,川人在樂山縣牛華溪爲其建祠紀念。一個官員受到人民羣衆這樣懷念,實屬罕見。

    殿試,亦名廷試。是皇帝對貢生在殿廷上親發策問的考試。起始於漢朝皇帝策問各位賢良文學之士,唐周武則天策試貢士於洛城殿,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禮部考進士諸科三十八人,太祖召對講武殿,得進士二十二人,賜進士及第。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開始,把進士分爲五甲。元順帝時,把進士分爲三甲,每甲只限三人。明清兩代,鄉試之後,集中於京師會試,考中的貢士再行殿試,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稱榜眼和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

    連續三科能蟾宮折桂者如鳳毛鱗角。據清人《郎潛紀聞》載:“本朝三元,僅江蘇錢棨、廣西陳繼昌兩人”。陳爲桂林故相國文恭之元孫,嘉慶皇帝因此曾賦詩曰:“大清百八載,景運兩三元;舊相留遺澤,新英進正論”。上世紀六十年代前,人們常見到年畫、刺繡及精緻銅器上鏤刻的“三元及第”(天官手持條幅上有這樣四字)圖案,只是人們對讀書子弟的一種美好期盼。
  
  民間傳說,薊州漁陽(今天津薊縣)有個叫竇禹鈞的人,家境殷實,卻無惡不作,直到三十歲,還無子嗣。有一天晚上他的父親託夢給他:“你心術不正,多行不義,如不重新做人,恐怕一輩子都沒有兒子。”從此竇禹鈞下決心痛改前非,賙濟貧苦,廣興義學,終於扭轉了人們的印象,也接連生了五個兒子。他加倍行善,以身作則,五個兒子後來都出人頭地,高中進士。這就是“五子登科”的來歷。這個故事體現了普通民衆祈望家族繁衍、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也包含了善惡果報的樸素世界觀,因此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傳播。因漁陽地處燕山一帶,所以,竇禹鈞又被稱爲“竇燕山”,童蒙課本《三字經》把這個故事簡化成“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這個故事是有真實歷史依據的。竇禹鈞爲唐末五代時人,本爲詩書世家,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都很有出息。其中竇儀在後晉時中進士,入宋官至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後太祖趙匡胤曾悲傷地感嘆:“天何奪我竇儀之速耶!”竇儼也是後晉進士,歷仕漢、周,宋初任禮部侍郎。竇侃爲後漢進士,曾任宋起居郎。竇偁爲後漢進士,入宋任左諫議大夫。竇僖是後周進士,曾任宋左補闕。當時人們美稱他們爲“竇氏五龍”。時人有詩句贊之:“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後來“五子登科”、“丹桂五芳”逐漸成爲祝福的吉祥語,揄揚對方爲積善之家,多子多福。又演化爲吉祥圖案的一種,常描繪五個嬉戲的幼童,姿態各異,神情生動

 宋皇祐5年(公元1053年)永泰人張肩孟登進士後,其五子相繼登科。長子於宋熙寧6年(公元1073年)登進士;次子於宋熙寧9年(公元1076年)登進士;三子於宋熙寧年間中文武二舉,太學博士;四子於宋元府3年(公元1100年)中進士;五子於宋建炎2年(公元1128年)中進士。五子同朝,俱爲顯宦,清正廉潔,時有“丹桂五枝芳”之名譽。

這二個賀語,流傳至今九百餘年,傳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