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文化 > 18考研政治:人民羣衆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18考研政治:人民羣衆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一、關於歷史創造者問題

18考研政治:人民羣衆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1.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

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羣衆創造歷史還是英雄人物創造歷史?這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

唯心史觀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出發,否認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抹殺人民羣衆的歷史作用,宣揚少數英雄人物創造歷史,因而這樣的觀點被稱爲英雄史觀。英雄史觀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根源:它停留於歷史現象的表面,把活動在歷史舞臺前面的少數英雄人物的作用加以誇大並絕對化,是其認識根源;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社會的政治統治和精神生活被少數人所壟斷,是其社會歷史根源;剝削階級的偏見是其階級根源。

與唯心史觀相反,唯物史觀認爲,“全部歷史本來是由個人活動所構成,而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解釋這些活動”。人是現實社會中的人,要說明歷史創造者問題,必須全面、具體、歷史地考察和分析人們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2.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的原則

首先,唯物史觀立足於整體的社會歷史過程來探究歷史創造者問題。社會歷史發展過程雖然離不開個體的人的活動,但整體的社會歷史並非個體的歷史的簡單堆砌。歷史是無數個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的合力,就其中每個人而言,可以說,他“創造”了自己個人的“歷史”,但不能說創造了整個社會歷史。社會歷史就其整體而言,是一定的羣體(集體、階級、民族乃至全人類)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及其產物的演進過程,是以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爲基礎的社會形成和演進過程。

其次,唯物史觀從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入手來考察和說明歷史創造者及其活動。歷史發展的必然性體現在一定的歷史主體的活動之中,在其中,既存在着符合社會歷史必然性、推動和促進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力量,也存在着違反社會歷史必然性、阻礙歷史前進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種力量的人才屬於歷史創造者之列。

最後,唯物史觀從人與歷史關係的不同層次上考察人們歷史活動的作用及其性質。人與歷史的關係具有類與歷史、羣體與歷史、個體與歷史三層關係,唯物史觀深入地考察羣體與歷史、個體與歷史的關係,考察羣體與個體的關係,區分了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力量與非決定力量、主導力量與非主導力量,從而科學地解決了誰是歷史創造者的問題。

 

二、現實的人及其本質

1.現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

社會和人是不可分的,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歷史是由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構成的。所謂現實的人,“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羣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這種現實的人,是基於自身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從事一定實踐活動的、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具有能動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現實的人,才能正確把握人及其活動的本質,把握人與社會歷史的關係。唯物史觀就是“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

    2.人的本質

    人的本質是現實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內在根據。人的本質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與動物的區別;二是人與人的區別。

    從人與動物相區別的層次上,人的本質在於勞動。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不僅創造了人本身,而且通過一定的創造物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確證。勞動是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勞動發展史是理解社會歷史奧祕的鑰匙,同樣也是理解社會歷史創造過程和歷史創造者的關鍵。人們創造歷史的第一個或最基本的活動是生產勞動。

    從人與人相區別的層次上,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這就是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天生就具有的東西,也不是從所有個體的人身上抽象出來的共同性。現實的人總是處在特定的社會關係和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質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是歷史的而不是永恆不變的。

 

三、人民羣衆創造歷史

    1.人民羣衆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人民羣衆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羣衆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人民羣衆有着不同的內容,包含着不同的階級、階層和集團。人民羣衆的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羣衆及知識分子。

    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羣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人民羣衆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首先,人民羣衆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其次,人民羣衆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再次,人民羣衆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最後,人民羣衆既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作用是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社會前進的過程相一致的。人民羣衆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羣衆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

    歷史是人民羣衆創造的,但人民羣衆創造歷史的活動及作用,又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些條件包括經濟條件、政治條件和精神文化條件。

    2.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的理論基礎。

     羣衆觀點的基本內容:堅信人民羣衆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羣衆負責的觀點,虛心向羣衆學習的觀點。

    羣衆路線是羣衆觀點在實際工作中的貫徹運用。其基本內容是: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羣衆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的根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和貫徹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就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爲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把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重要內容;把以人爲本作爲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做到發展爲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四、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歷史人物,特別是傑出人物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歷史人物是歷史事件的發起者、當事者;歷史人物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組織者、領導者;歷史人物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緩歷史任務的解決。因此,歷史人物對歷史發展的具體過程始終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時甚至對歷史事件的進程和結局發生決定性的影響,但不能決定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

    無產階級領袖不同於以往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因爲他們所代表的是歷史上最革命、最先進的階級,他們在革命和建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但無產階級領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有時也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失誤。無產階級領袖在歷史上的作用,取決於他們對歷史發展規律的認識程度以及同人民羣衆的結合程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需要尊敬領袖、發揮領袖的作用,但不能誇大個人作用,搞個人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