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言學習 > 日語學習 > 日語慣用語的特徵介紹

日語慣用語的特徵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K 次

從日語慣用語的定義可以看出,慣用語與其他詞語最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其結構上的固定性和意義上的整體性。

padding-bottom: 66.56%;">日語慣用語的特徵介紹

一、結構特徵

與自由詞組相比,慣用語是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現成的語言單位,在使用過程中拈來就用,無需像自由詞組那樣由說話人在生成語言的過程中按照語法規則、語義規律再臨時組合搭配。慣用語一經定型,其構成要素就不能隨意更換,即使是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來替代也會使其喪失原有的意義。

例如我們不能將“足を洗う(金盆洗手)”換成“腳を洗う”,儘管“足”與“腳”屬於同義詞,但“腳を洗う”只能表示“洗腳”這一字面意義,而該慣用語的意義因爲一字之差而完全失去。再如,“腹が黒い”這一慣用語往往被用來形容某人心黑、心眼兒壞,是不能用其同義詞“おなか”來替換的,儘管這兩個詞在很多情況下都可以通用,如肚子痛時我們既可以說“おなかが痛い”,也可以說“腹が痛い”;表示餓時可以說成“おなかがすいた”,也可以說成“腹がすいた"”,但是在慣用語中則不能隨意替換。

二、語義特徵

意義對於慣用語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日語慣用語的語義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慣用語意義的整體性特徵

慣用語語義區別於詞、詞組的本質特徵就是其語義的整體性。在理解詞組的意義時,我們只要把組成詞組的各構成要素的意義直接累加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該詞組的意義,如“本を読む”這一詞組是由“本”、“を”、“読む”這三個要素組成的,當我們知道了“本(書)”、“を(賓格助詞)”、“読む(讀)”的意思後,就可以知道這一詞組表示“看書、讀書”之義。但是慣用語的意義則不同,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統一體,我們在學習時必須將其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二)慣用語意義的雙重性特徵

慣用語作爲一種特殊的語言單位,在意義上多具有雙重性,即包含字面意義和慣用意義。簡單地說,字面意義是構成要素組合在一起的意義,也就是其作爲自由詞組時的意義,慣用意義是慣用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實際意義,也被稱作比喻意義。例如,“足を引っ張る”的字面意義是“拉住別人的腿”,而慣用意義是“牽制、阻撓別人或事物使之不得前進”:“顔を汚す”的字面意義是“把別人的臉弄髒”,而慣用意義是“使人丟醜,使人難堪”。由於很多慣用語的意義具有雙重性特徵,我們確定它使用的是字面意義還是慣用意義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語境信息。

(三)假用語意義的比喻性特徵

比喻是慣用語意義的顯著特徵,許多慣用語的字面意義是以先驗的隱喻、轉喻知識爲理據的。受思維方式的支配和文化內涵的影響,日語慣用語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意義經常很委婉,很隱蔽,是一種字裏行間的意義,需要在概念上再認識、再加工才能得出,具有比喻性。例如“頭から湯気を立てる的字面意義是“頭上冒熱氣”,以此來比喻某人生氣的程度,因此形成了“怒氣衝衝”這一慣用意義。關於慣用語的比喻特徵我們將在分析人體詞慣用語的語義構建情況時進行詳細論述。

以上就是日語慣用語的特徵介紹,希望可以給大家學習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