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言學習 > 日語學習 > 日語翻譯學習要掌握方法

日語翻譯學習要掌握方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日語中常有一些同一個詞構成的句子,由於助詞、位置、時態以及用場的不同而意思大不同。下面是日語翻譯方法介紹,大家可以作爲參考。

日語翻譯學習要掌握方法

日語翻譯方法一:

(一)對漢、日語言規律形成明確的認識

儘管漢語和日語具有相同的語系屬性,既兩者都屬於漢藏語系,但兩者的語言規律卻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因此,對漢語和日語的不同語言規律形成清楚的認識,對兩者之間的規律特性做到爛熟於心,就能讓所翻譯出來的東西既具有原文忠實度,又滿足漢語語言的基本語言習慣要求。例如,日語的謂動、句意的肯定和否定一般會在句未出現,比如,“私は會社に行きません”(我不去公司),在日語中,動詞往往會被放置在後邊,“ません”這一具有否定意義的部分則會被放置在句未。同時,需要尤爲注意的是,日語“格助詞”的用法相當豐富,有的能用以表示原因;有的能用以表示動作發生地點;有的能用以表示動作方式,而漢語中則基本沒有類似的表達方法。另外,日語的時態也多種多樣,且時態的變化主要是通過變化的詞形來體現,例如,“た形”、“て形”等。而漢語中這種類型的詞彙變化方式則相對較少,一般只是通過加一些副詞來表示時態的變化。

(二)學會抓關鍵詞

句子的構成在於詞彙,文章的構成在於句子,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有時只要能抓住每個句子的重要詞彙信息就可以捕捉這句話的關鍵信息,坦白而言就是,強化學生的關鍵內容捕獲能力,訓練學生從雜亂的內容中迅速、有效的獲取事情的發展信息,例如,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人做的等,而後進行時間、地點、結局信息的推敲。把這類關鍵信息作爲重點,給予一定的篩選優先性,而後在通過詞彙和語法知識的搭配等把這些“重點”進行結合、進行連接,這樣翻譯出來的譯文就會具有較高的精準性。

日語翻譯方法二:

①なんでもあります。

②なんでもありません。

這兩個句子,一個是肯定句,一個是否定句,而意思毫無聯繫。按照日本人的習慣,①應該譯爲“什麼都有”。

而②則應該譯爲“沒關係”。不能譯爲“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這句漢語,日語爲“なにもありません”

③あの人は 困った人だ淺談日語翻譯小技巧2015淺談日語翻譯小技巧2015。

④あの人は 困っている人だ。

這兩句話中的時態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也完全相反。③中的“爲難”指說話人,可譯爲“那個人真使我爲難”,或“我真拿他沒辦法”。而

④是說那個人現在很爲難。

⑤百円の切手をください淺談日語翻譯小技巧2015文章淺談日語翻譯小技巧

⑥切手を百円をください。

日語語法中,數詞的位置可以放在被修飾語的前面和後面,其意思基本不變,但也有例外。⑤、⑥兩句就意思截然不同。⑤的意思是“我買一枚100日元的郵票”而⑥雖然也是100日元的郵票,但不一定是一枚,也許是多枚,面值是一百日元即可。所以可譯爲“我買100日元的郵票”。

日語翻譯方法三:

1、直譯

直接地照原文翻譯,爲翻譯中最基本的譯法

2、轉譯

當詞典中無適當的詞義可翻譯時,可根據全文的意思用其他的詞進行翻譯。

3、加譯

爲了使譯文更加完整通順,在翻譯中增加某些詞彙。

4、減譯

漢語以簡潔著稱,在不損害原意的基礎上,儘量刪去那些可有可無的字、詞。

5、反譯

日語句子表現形式的一大特點是,經常用雙重否定強調肯定的事物,因此,有時可反其道而譯之,採取否定與否定的另一種表達方法--肯定來翻譯句子。

6、變譯

在不改變原文意義的基礎上,爲了使譯文更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改變原句子成分相互關係的翻譯方法叫變譯。

7、移譯

日語和漢語的定語語序不同,一般來講,日語表示描寫和說明等限定性定語要放在前面,表示領屬性定語要放在後面,而漢語則恰好相反,因此翻譯時要把限定性定語移到前面來翻譯。

8、分譯

把一個長句子分成幾個短句子來譯,其中之一是把各種包孕句與修飾的詞分開,單獨提出另譯。

日語翻譯方法四:

1、「她接着說,恰恰相反,中國的學生作業特多,考試壓力也很大。」の良い訳はどっちですか?

これと対照的に、中國の生徒は宿題がとても多いし、試験のプレッシャーもすごい。

彼女はつづけて言う。ちょうど正反対に、中國の學生は宿題がとても多く、試験の圧力も大きい。

2、「老同學認爲,中國的教育改革要有新的思路,在這方面可以借鑑西方國家的一些做法。」の良い訳はどっちですか?

わが校友は続ける。中國の教育改革には新しい発想が求められており、この面では西側諸國のやり方を參考にしてよいだろう。

校友は次のように考える。中國の教育改革には新しい発想が必要であり、この面では西側國家のやり方を參考にしてよい。

3、「她的鄰居有個男孩,才9歲,成績屬中上,可老師和父母還批評他不行,小孩子從小就感到沮喪。」の良い訳はどっちですか?

彼女の隣に住む男の子は、まだ9歳で、成績は中の上だが、先生と父母はそれでもダメだと批判し、子どもは小さい時から意気消沈している。

近所に9歳の男の子がいて、成績が中の上なのに、教員や親はそれでもダメだと叱るので、落ち込んでい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