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名句欣賞 >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英語語法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爲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從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角度出發,正確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在發現和歸納已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過渡並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後使學生能夠運用語言進行正確合適的語言實踐。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篇1

淺談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

摘 要:英語語法的學習對於英語語言的掌握至關重要,通過語法的學習,能夠讓學習者正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如何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方法,已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法教學;教學方法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始關注語言的交際功能,強調口語的重要性,而口語的運用離不開語法規則的掌握,日常交際的詞組和句子都是靠語法規則構成的。語法知識是爲交際活動服務的,是幫助實現交際目的的手段。然而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是教師講解例句和語法規則,學生抄筆記,做大量的練習鞏固,爲講解而講解,爲練而練,忽略了語法教學的宗旨是爲交際活動服務的。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語法的意義、結構和規則,在真實情景中正確地使用語法。那麼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即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物演示法可以使語法知識形象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案例:筆者在教介詞in,on,under,behind時,準備了一隻玩具兔子和一個盒子,分別將玩具兔子放在盒子上面、裏面、下面、後面,然後問:“Where’s the rabbit?”學生回答:“It’s on/in/under/behind the box.”這樣,用實物吸引學生的眼球,創造了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筆者只作了些簡單的解釋,就讓學生對這四個介詞有了十分明朗清晰的理解,加深了他們對語法知識的印象,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讓學生先接觸包含語法規則的語言材料,然後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觀察、分析,歸納出共同特徵,最後總結出語法規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利於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案例:牛津小學英語5 A Unit 4 E版塊中,爲了讓學生理解like後面的動詞應該加ing變成動名詞這個知識點,筆者沒有直接闡明,而是在教授短文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圈出like後的詞swimming,cooking,playing,reading,然後在小組內討論,最後總結出規律――like後的動詞要加ing。由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通過共同探究,尋找規律獲得的語法知識,能夠被更好地吸收。

三、比較法

英語中不少語法現象,比較相似,學生極易混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加以鑑別,讓學生正確地理解語法知識,培養學生形成準確使用語言的習慣。比較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某些有相似或相反特點的語法現象,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通過對比,從中發現語法規則,從而準確地掌握語法。

案例:介詞in和on學生特別容易混淆。一題:There is an

apple the tree.學生會選擇介詞on,這是正確的。另一題:There is a kite the tree.有的學生還會選擇介詞on。在分析這兩個題目時,筆者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蘋果、風箏和樹有什麼關係。經過熱烈的討論、分析,學生髮現,蘋果是長在樹上的,而風箏不是樹上本身長出來的,是飛到樹上去的,長在樹上的要選擇on,如梨子、桃子,而其他不是長在樹上的要用in,如氣球、人、小鳥等。同樣是在樹上,但是根據語法規則,不同的事物要選擇不同的介詞。這種方法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於自己分析、比較和討論得出的語法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相比教師直接講解、灌輸語法規則的教法有很大的優勢。

四、口訣記憶法

很多學生認爲英語語法規則太多且枯燥無味,有些規則難以記住和掌握。如果把語法規則編成口訣形式讓學生說唱,生動活潑、易於上口,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語法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教授給學生語法口訣,還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把語法規則編成順口溜,這樣既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學肯定句變否定句的規律時,筆者嘗試了下面的口訣:否定詞語加not,放在be和have後。其他要加動詞do,do的後面加not,時間、人稱由do變,動詞原形總保留。謂語若是助詞多,not緊跟第一個。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麼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口訣,變得好學好記,學生很快便學會並記住了否定句的構成規則。

又如在教授be動詞的用法時,筆者引導學生自己創編了關於be動詞的順口溜:動詞be,變化大,我(I)用am,(You)用are,is用於它(it),他(he)、她(she),複數一律要用are,切莫用錯鬧笑話。學生用自己創編的口訣來記憶語法,省時高效,再難的語法規則在學生口中也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語法知識很容易就能被記住。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但小學高年級英語的語法教學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語法教學是爲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服務的。教師要圍繞這一宗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概括其特點,在練中悟、悟中練,並且在練中獲得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使語法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篇2

談小學中年級英語語法教學

【摘要】語法是語言賴以形成和發展的要素,是學生規範運用語言的保證,小學階段進行英語語法教學十分必要。教學實踐中,利用TRIZ九屏幕法解讀教材是“要領”,基於語法結構建構語境是“綱要”,挑戰篇章語法激活語言系統是“必然趨勢”。

【關鍵詞】語法教學;系統;語境;情境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語法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和掌握基本的語法規則,以指導他們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語法教學能讓學生對英語語言規則有明確、系統的認識,有利於學生語言規範意識的建立。

當前,有不少小學英語教師已經認識到語法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雖然三、四年級教材中沒有語法板�K,但進行語法教學仍有必要,因爲高年級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出現的問題很多源於三、四年級時的基礎詞法、句法掌握不牢。那麼,教師應如何對三、四年級學生進行有趣、有效的語法教學呢?

一、利用TRIZ九屏幕法解讀教材

譯林新版《英語》教材中的語法項目是按照學生的學習規律編排的。在明確小學階段語法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我們一線教師完全有必要對3~6年級《英語》教材中的語法點進行系統的梳理和解讀。只有瞭解了語法項目的結構網絡,才能確定各階段語法教學的目標。

雖然三、四年級沒有特定的板塊羅列語法內容,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阿奇舒勒TRIZ九屏幕法對教材中的詞法、語法現象進行梳理。

1.基於教材的語法內容的顯性呈現。

阿奇舒勒TRIZ九屏幕法是一種思維方法,它能夠幫助人們展開豐富的聯想,構成體系,解決問題。TRIZ九屏幕法的表現形式爲由X軸、Y軸、Z軸構成的立體圖。Y軸叫系統軸,從下到上分別是子系統、系統、超系統;X軸是時間軸,從左到右分別是過去、現在、未來;Z軸爲空間軸,分別爲陰性環境、中性環境、陽性環境。

我們把譯林新版《英語》三下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中的Is this your pencil?句型放入TRIZ九屏幕中進行解讀(此處不涉及空間軸),見表1。語法內容是Y軸,Is this your pencil?是我們當前要學習的一般疑問句,稱爲當前系統;它的下一級單位是這個句子的陳述句This is your pencil.這是當前系統的子系統;它的上一級單位應該是be動詞(am、is、are)的簡單陳述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等的變化,這是當前系統的超系統。然後以時間爲X軸,考察這三個層級語法內容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如此便構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分析圖。

按照這樣的方式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找出教材中某個語法項目的過去、現在、將來所對應的內容。當然我們同樣可以預設學生的語言能力在過去、現在、將來需要達到什麼樣的要求,特別是最低要求。教材中的語法點是顯性的,我們能夠找到其形式、意義以及使用的語境;而學生的能力是隱性的。

用TRIZ九屏幕系統思維方法,可以串起小學階段語法知識的整個網絡,可以幫助一線教師系統解讀教材。

2.基於單元的語法知識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對語言知識的要求是“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語法的意義和用法”。英國教育專家Jayne Moon 的研究表明,兒童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學習語言時,兒童的注意力通常放在語言的意義上,他們很少注意語言形式或語言規則。而語言只有在情境中才能體現它的意義。

我們可以通過圖1明確單元整體教學中語法知識在整個單元語言中的價值和意義。

從圖1可以看出,語法內容是與第一課時的語言情境相承接的,同時起着小綜合的作用,語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晰話題中用詞造句的規則,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基本的語言知識,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實踐活動。

語法教學是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服務的,我們一定能從這些顯性的語法項目中窺見隱性的兒童語言能力所要達到的層級。這樣,顯性的分析就爲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基礎。

3.基於學情的語言能力的隱性分析。

幫助學生形成、內化語法規則不應僅僅發生在高年級的語法課上,中低年級同樣需要。而中低年級學生語法意識的形成,關鍵在於梳理鞏固。那麼,有哪些比較好的梳理鞏固方法呢?

筆者認爲可讓學生探索後進行歸納。以可數名詞及其單複數的教學爲例。通過TRIZ九屏幕法梳理後,我們發現譯林新版《英語》三上依次出現了my friend(Unit 3), my family(Unit 4),my T-shirt(Unit 5), a cap (Unit 5), my new skirt, my cap and my jacket(Unit 5), this T-shirt, an egg(Unit 6),an ice cream/an egg (Unit 7),玩具禮物類詞彙a doll,a ball,a CD(Unit 8),對於這些語言現象,我們一線老師有必要從語法的角度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梳理。

第一步:藉助情境複習,教師呈現相關物品。學生讀一讀,想一想,試着發現詞彙的共同點。

第二步:教師指出課文中這些詞彙都是戴着“帽子”的,誰能夠找到它們的“帽子”? 學生翻書,找到相關句型,找出含有這樣的詞彙的句子,並圈出“帽子”。

第三步:教師板書詞彙。 學生繼續讀一讀,想一想,黑板上有幾種“帽子”?小組合作交流。

第四步:師生一起歸納,並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適度拓展,學生嘗試總結:在英語中,一個名詞在句子中必須符合以下三種情況的一種,第一種,a/an+名詞;第二種,my/your+名詞;第三種,this/that/ the+名詞。   到了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可以在原有歸納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在英語中,一個名詞在句子中必須符合以下三種情況的一種,第一種,a/an +名詞單數或者直接是名詞的複數形式;第二種,my/your/his/her +名詞單數或名詞複數;第三種,this/that/the +名詞單數或者these/those/the +名詞複數。

當然,我們還要把這樣的方法運用於學生的口語表達、筆頭練習中,從而增強學生語言運用的規範意識,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

二、基於語法結構構建語境

Larson Freeman 對語法做了明確的闡述,他認爲語法應當包括三個方面,即語形(morphology)、語義(semantics)、語用(pragmatics),語法是形式、意義和功能構成的三合體。在整體分析一個單元、一冊書、一個年級、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法內容之後,我們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學階段的語法體系。要讓學生真正理解語法現象,就應讓其在具體語境中理解體驗,在意義呈現中聚焦形式,在實際運用中內化鞏固。

1. 語境中的語言呈現。

克拉申的可理解性輸入告訴我們:試圖讓學生掌握的東西應是有意義的、有趣的,其�y度應比現有的語言水平再大一點。語言輸入如果太容易,學生完全能夠理解,則無助於其語言能力的發展;反之亦然。因此,教學語法時,教師應爲學生提供含有所教授的某個語法的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比如,在教學should/shouldn’t語法點之前,教師會設計相關語境(或是第一課時的內容情境,或是統一話題、主題內容,或是來自於學生生活的、典型的語言材料),然後在語境中突顯目標語法項目,在以意義爲中心的聽、說、讀、寫等交際任務中使語言顯露。在這個環節中,語法三合體中的語義佔主導。

2.意義下的形式聚焦。

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很好,可是在作業中,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語法錯誤。要想學生在語言形式方面少出錯,教學時,教師就要有效聚焦語言形式,讓學生注意到形式的變化。因此,在學生感知語言、體驗語言、意義理解之後,教師可直觀地呈現包含語法點的語言內容,然後點撥學生髮現語言結構,並將學生的視線聚焦於語言形式。

比如,圖2的教學中,學生髮現,with後面跟隨着的是her/him/them等詞彙,而相應的回答中使用的卻是she/he/they,談話的角色是同一個人,但是由於在句中位置不同,所以使用了不同的形式。此時,教師再進行講解將事半功倍。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思考,什麼情況下用人稱代詞的賓格形式,什麼情況下使用主格形式。通過這樣的啓發,學生結合語言材料所提供的語境,就不難理解人稱代詞在句中不同位置的不同結構和功能。學生理解了語法點的核心意義,他們的語法錯誤就會大大減少。

3.情境中的語言運用。

在學生對語法點形成概念,掌握了核心意義之後,教師應結合相關情境讓學生運用相關語法,只有這樣才能將語法知識轉化爲語法能力。創設的情境越真實,則越有利於學生語法能力的提升。所謂真實的交際過程,大致有三個特性:信息空白,自由選擇,信息反饋。因此教師一定要設計信息空白,且學生能夠自由選擇和反饋的練習和活動。

三、挑戰篇章語法激活語言系統

筆者認爲語法教學不僅需要在語境中進行,更需要在篇章中展現其生命力。語言學家廖秋忠先生也曾預言:現代語言學的研究重點正在從句子語法向篇章語法轉化,這是語言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1.強化語篇輸入,加強語言積累。

語言學習的一大原則就是進行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因此,讓學生閱讀那些低語言難度,高認知難度的篇章,對於他們語言知識的積累有着重要的意義。如四年級課前的熱身環節中,學生要對相關話題的進行交流(關鍵詞是fruit),要求學生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相關信息,可以說詞,可以說句,可以說幾句話構成的小段落。有學生脫口而出,Tom likes bananas very much.聽到這樣的答案,筆者驚喜之餘是感慨。動詞的三單形式,需要到五年級上學期才能真正得以落實,而之所以學生能夠這麼自然準確地表達,是因爲有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輸入。學生在課後利用軟件“少兒趣配音”平臺聽讀、配音了很多故事,有了足量的輸入,不知不覺就形成了語感。通過課外、課後的持續輸入能夠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

2.內化句子語法,促進深度理解。

語篇輸入,能夠讓學生產生生動鮮明的畫面感,促進學生理解語言內容。而在篇章語法的基礎上內化句子語法,不僅能讓學生掌握單句語法的功能,更能突出重點語法的語用範圍,即突出了genre(體裁、類型)。在genre下的句子語法解讀,讓單句有了情境,這必然能夠促進學生的深度理解與運用。比如,筆者在澳大利亞學習期間內,語言教師的一堂寫作指導課,就是首先明確genre,之後再進行詞彙的歸納和句型的語法講解與運用。這樣的教學結構,使句法變化豐富而不偏離其核心功能。語篇層面的語法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明白某一語言應在什麼情境下使用。

3.轉化語篇輸出,激活語言系統。

篇章語法主要突出語言使用者在使用語言時所作出的語法選擇,使所建構的信息上下連貫、互有聯繫、安排合理,從而有效地把信息傳達給讀者或聽衆。譯林新版《英語》四上Unit 8 Dolls 出現了介紹洋娃娃或者小動物的語篇。在語篇中,學生需要靈活準確地使用This is ... His/Her ... is/are ...等句型。雖然學生對於單句His eyes are big. His mouth and nose are small.已經掌握得比較紮實,但是將這些信息整合起來進行表達,學生卻出現了語詞反覆、be動詞出錯、意羣外停頓、語速緩慢等問題。不過也不要多長時間,通過小組合作、TPR演示或者圖片提示等方法,學生就能準確流暢、生動自然地介紹熟悉的事物了。因此,只有在語篇層面上,學生才能真正把握句法結構和語義功能,也只有在語篇層面上的轉化輸出,才能夠真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

總之,語法教學需要教師在深入解讀教材語法體系的基礎上,注重語境的創設且必須在語篇中進行輸入、輸出,同時教師應不斷充實語料,不斷提供可理解性輸入,以此激活學生的語言系統。

【參考文獻】

[1]張獻臣.新課程理念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需要處理的幾個辯證關係[J].課程・教材・教法,2007(4).

[2]邱嵐.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8.

[3]項華.例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6).

[4]王琴.“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定位及策略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3).

[5]陳媛.語法的三維性對語法教學的啓示[J].海外英語,2013(12).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篇3

試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

摘要:英語語法是指英語中語言的結構規律,它爲我們判斷表達形式提供了依據。自現行英語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

關鍵詞:小學 英語 語法

在學習一門外語時,如果不瞭解語言的內部規則,將會影響學生準確地運用陵語言進行交流。語法知識應是英語教學中“不能不說的祕密”。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原本興趣盎然的課堂,一觸及語法,課堂氣氛隨即會變得冷冰冰。作爲教師,如何才能既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晴,又讓學生掌握“枯燥”的語法知識呢?我認爲,要“以人爲本”,根據孩子的天性,施展妙招,讓語法教學生動起來,更有看頭,更有學頭。

一、英語與漢語相結合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人人都以習慣有漢語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在理解英語詞序上,我們可以藉助我們所熟悉的漢語來理解,那就容易接受了。“1 want to watch TV.”與中文“我想看電視。”的語序是一樣的,簡直一字不差。“Who is she?”與“她是誰?”語序正好打個顛倒。從而不難看出,陳述句的詞序與漢語類同;問句的詞序疑問詞領先,助動詞do或動詞be在主語前。在兩種語言的對照下,既激發學生學習第二種語言(英語)的興趣,又輕鬆的掌握瞭如何排列單詞的順序來表達一句完整的話。

二、設計任務型活動,增強語法學習的交際性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讓學生在任務活動中運用語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內化語言規則,而且能有效提高其語用能力。例如,教學一般將來時態be going to和will時,教師設計如下任務型調查活動:明天是星期天,你要做什麼?聖誕節你打算給你的父母和朋友買什麼禮物?母親節將至,你將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情感?學生在調查中,理解了一般將來時態表達的意義,練習了所學句型,同時學生體會到自己要懷感恩心,應做感恩事。

三、適時:遵循語言學習規律,隨遇隨點,適時歸納

根據語言習得規律和兒童善於模仿,勤於開口的特點,以兒童爲對象的小學語法教學,應該爲學生儘可能多地提供在特定情景中體驗某一語法現象的機會,並有意識創造相類似的情景,使學生能夠反覆體驗。前面接觸過的語法現象後面再遇到,每次遇到都應結合當時的例子明確提示,點到爲止。當一類語法現象學生遇到的實例足夠多了,比較熟悉了可以進行簡單的總結。如學生接觸了動詞過去式幾種形式變化後,可以把以前學過的例子集中到一起總結歸納,找出規律,沒接觸過的沒必要急着補充。

四、適量:遵從課標規定“淡化”而不忽略,重視而不死摳

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階段學習簡單英語語法,所胃簡單是指在用英語進行交際時經常涉及的簡單語法知識,如名詞單複數,動詞的變化,各種代詞的用法,常見幾種時態等,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應以《標準》對二級語法的要求爲準。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接受英語教學,這個年齡段孩子認識能力有限,他們的學習過程多爲具體體驗,而非抽象概括和記憶,因此他們學英語應從“聽、做、說、唱、玩、演”開始,隨着學習的深入,逐步學會說圖和仿寫簡單句子,語法知識滲透在句子中,在解釋語法項目時要適量,解釋清楚就可以了,費時、費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導致孩子模糊及生厭。學英語就象學計算機,太多的理論解釋反而適得其反,最關鍵的是實踐、實踐、再實踐。

五、巧設想象情景,體驗語法

語法教學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能正確運用英語進行日常交際。因此語法教學不能與英語交際割裂開。他們是一個整體。相輔相成。如何在交際中學習語法、練習語法?我們可以用情景教學法。同時進行語法示範教學,從而達到在情景教學中學習、體驗語法。案例呈現:學生在學習現在進行時,我們可以創設體育課情景,讓學生們猜想我們隔壁班正在上體育課的同學他們在幹什麼?What are they doing?老師先示範May be,they are running.學生開始發揮想象,運用示範的語法句型,進行回答:Maybe,they are are playing are playing pingpong.學生們生成的內容也很多,教學氣氛和效果也很好。學生體驗並習得了現在進行時的用法。因此語法教學也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能在交際活動中體驗並正確地運用英語,從而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六、在故事中學習語法

故事可以讓枯燥、難懂的語法知識變得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如在教學be動詞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be動詞有一個絕活,那就是變臉。當描述現在的事情時,它遇見了I就變成am,遇見you,we,they就變成are,遇見he,she,it就變成is,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變臉大王。又如在教學助動詞的用法時,告訴學生助動詞時一個助人爲樂的活雷鋒。當一句句中沒有be動詞和情態動詞的陳述句變成疑問句時,都會請助動詞來幫忙,而助動詞也會不遺餘力的跑在最前面,因此助動詞是最受大家喜愛的。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講解,非常的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

英語語法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作爲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從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角度出發,正確理解新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在發現和歸納已獲得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過渡並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後使學生能夠運用語言進行正確合適的語言實踐。無論教師採取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從聽、說、讀、寫四方面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爲後期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陸林.在小學開展英語音標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華東師範大學,2010(10).

[2]魯子問.有意義模仿探析衝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5).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篇4

談談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

英語的語法教學和語音、詞彙等教學模式都是英語教學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法教學和英語語言的交際功能之間也並不相互抵制,反而相輔相成,都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

如果把英語的教學過程比作一個遊戲,那麼語法知識就如同是遊戲規則。遊戲規則是整個遊戲的靈魂,與遊戲的操作運行、手段模式和趣味性並無衝突。目前的英語語言教學只重在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縱使涉及到語法知識,有些教師也只是一帶而過。然而,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並不排斥語法教學,在交際性教學過程中融合語法知識的教學、適時適度地組織學生進行語法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極大程度地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過去過度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有嚴重的缺陷,如今只要口語交際能力而完全摒棄語法學習的做法顯然又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教師應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以及不同的教學時段採用相應的教學模式和手段,激活教學氣氛,從而改變學生頭腦中認爲語法學習晦澀枯燥的成見和認識。學生從心裏上接受了語法學習之後,可以主動地運用語法規則去指導交際性英語語言的學習,達到“用英語學英語”的境界。

在中小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如何解釋語法現象,如何講解語法知識,如何開展語法教學,使枯燥乏味的語法變得易懂,有趣?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嘗試。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時態是一個很重要的語法項目,但是學生難以掌握,尤其在交際的時候容易出錯。如果僅用孤立的句子去理解和說明這一語法現象,或者讓學生去死記,他們會感到學習語法很枯燥,太抽象。我們可運用多媒體,通過場景的快速切換,有效地調動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先幫助他們形成直觀的表象,再設計一些有一定信息溝的會話練習,喚起學生的求知慾。例如,在教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態時,筆者是這樣設計的:

1.鋪墊

媒體出示一臥室,內有一張牀和一張課桌,牀上有兩件毛衣,牀下有一雙鞋,桌上有一隻手機和一些鮮花,牆上掛着一隻風箏。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S1:It's on the desk.

T:Where're the shoes?

S2:They're under the bed.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is on the desk.

They are under the bed.

2.導入

隱藏上圖中的手機和鞋,媒體出現兩幅圖,讓學生進行對照。

T:Where's the mobile phone now?Is it on the desk?

Ss:No.

T:But it was there just now.

T:Where are the shoes now?Are they under the bed?

Ss:No.

T:But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媒體出示下列句型:

It was there just now.

They were there a moment ago.

由學生已知的一般現在時作鋪墊,引出be動詞的一般過去時,兩種時態對比使用,教師作適當解釋。

3.操練

隱藏毛衣和風箏,兩圖對照,讓學生分小組模仿操練。

4.總結

一般過去時表示過去某時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其謂語動詞要用動詞的過去式。在漢語中不存在這樣的現象,這是中英文的區別之一。還要向學生講清is,are的過去式分別是was和were。運用分組自由創設情景,活用以上所學知識,用英語進行交流。

這樣,藉助媒體,通過對話感知,模仿訓練,歸納語法現象,活用知識進行實踐等一系列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用法。

詞法是指詞形的變化規則及用法。小學階段講到了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代詞、介詞、數詞、冠詞和連詞等的用法。數詞分爲基數詞和序數詞,序數詞的構成與基數詞有一定的關係,但構成方法又不盡相同,如果要讓學生去死記硬背那麼多的序數詞,學生會感到厭煩。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爲了使這一語法項目簡單化,我爲學生總結了這樣一則順口溜:“一,二,三特殊記,四以上加th,八減t, 九去e,f來把ve替,ty須變tie.

若是碰到幾十幾,改變個位就可以。”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麼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順口溜,學生很快便學會了1-100序數詞的構成,可以說是事半功倍。又如在教“是”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也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你用are,is連着他,她,它,凡是複數都用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鬆地理解並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再如“物主代詞”。

學生容易混淆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不懂分辨。我教學生這樣記:“名詞性物主代詞比別人多點東西,所以單詞比較長,派頭比較大,不允許‘東西’跟着它。”又如:在一般現在時結構中,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要用第三人稱單數形式,但很多學生不易記住,我們可以教學生這樣記:“第三人稱單數,勢單力薄,需要一個幫手,你就在動詞上給它加上絲絲(s或es)吧!”

現在進行時中動詞的正確運用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學生用了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會缺少be動詞;或有了be動詞,動詞只用原形,少了ing。我們可幫學生這樣形象記憶:“主人正要幹大事,要找比比(be動詞)當保鏢,保鏢出門不簡單,後面帶着英英(ing)跟屁蟲。”用這種趣味的學習方法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語法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有的學生還學會了自己編順口溜,歸納總結語言規律。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論文篇5

試談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

摘 要:英語語法的學習對於英語語言的掌握至關重要,通過語法的學習,能夠讓學習者正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如何讓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方法,已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法教學;教學方法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始關注語言的交際功能,強調口語的重要性,而口語的運用離不開語法規則的掌握,日常交際的詞組和句子都是靠語法規則構成的。語法知識是爲交際活動服務的,是幫助實現交際目的的手段。然而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是教師講解例句和語法規則,學生抄筆記,做大量的練習鞏固,爲講解而講解,爲練而練,忽略了語法教學的宗旨是爲交際活動服務的。因此,在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語法的意義、結構和規則,在真實情景中正確地使用語法。那麼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即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物演示法可以使語法知識形象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枯燥乏味的語法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案例:筆者在教介詞in,on,under,behind時,準備了一隻玩具兔子和一個盒子,分別將玩具兔子放在盒子上面、裏面、下面、後面,然後問:“Where’s the rabbit?”學生回答:“It’s on/in/under/behind the box.”這樣,用實物吸引學生的眼球,創造了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筆者只作了些簡單的解釋,就讓學生對這四個介詞有了十分明朗清晰的理解,加深了他們對語法知識的印象,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歸納法

歸納法是指讓學生先接觸包含語法規則的語言材料,然後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觀察、分析,歸納出共同特徵,最後總結出語法規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系統掌握,更有利於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案例:牛津小學英語5 A Unit 4 E版塊中,爲了讓學生理解like後面的動詞應該加ing變成動名詞這個知識點,筆者沒有直接闡明,而是在教授短文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圈出like後的詞swimming,cooking,playing,reading,然後在小組內討論,最後總結出規律――like後的動詞要加ing。由筆者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通過共同探究,尋找規律獲得的語法知識,能夠被更好地吸收。

三、比較法

英語中不少語法現象,比較相似,學生極易混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加以鑑別,讓學生正確地理解語法知識,培養學生形成準確使用語言的習慣。比較法就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某些有相似或相反特點的語法現象,找出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通過對比,從中發現語法規則,從而準確地掌握語法。

案例:介詞in和on學生特別容易混淆。一題:There is an

apple the tree.學生會選擇介詞on,這是正確的。另一題:There is a kite the tree.有的學生還會選擇介詞on。在分析這兩個題目時,筆者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蘋果、風箏和樹有什麼關係。經過熱烈的討論、分析,學生髮現,蘋果是長在樹上的,而風箏不是樹上本身長出來的,是飛到樹上去的,長在樹上的要選擇on,如梨子、桃子,而其他不是長在樹上的要用in,如氣球、人、小鳥等。同樣是在樹上,但是根據語法規則,不同的事物要選擇不同的介詞。這種方法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對於自己分析、比較和討論得出的語法點的記憶會更加深刻,相比教師直接講解、灌輸語法規則的教法有很大的優勢。

四、口訣記憶法

很多學生認爲英語語法規則太多且枯燥無味,有些規則難以記住和掌握。如果把語法規則編成口訣形式讓學生說唱,生動活潑、易於上口,可以增強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時的語法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教授給學生語法口訣,還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把語法規則編成順口溜,這樣既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

例如在教學肯定句變否定句的規律時,筆者嘗試了下面的口訣:否定詞語加not,放在be和have後。其他要加動詞do,do的後面加not,時間、人稱由do變,動詞原形總保留。謂語若是助詞多,not緊跟第一個。本來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這麼一則富有節奏感、朗朗上口的口訣,變得好學好記,學生很快便學會並記住了否定句的構成規則。

又如在教授be動詞的用法時,筆者引導學生自己創編了關於be動詞的順口溜:動詞be,變化大,我(I)用am,(You)用are,is用於它(it),他(he)、她(she),複數一律要用are,切莫用錯鬧笑話。學生用自己創編的口訣來記憶語法,省時高效,再難的語法規則在學生口中也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語法知識很容易就能被記住。

總之,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但小學高年級英語的語法教學無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注意語法教學是爲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服務的。教師要圍繞這一宗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概括其特點,在練中悟、悟中練,並且在練中獲得聽、說、讀、寫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使語法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魯子問,王篤勤.新編英語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1.關於英語教學論文範文

2.淺談小學英語字母的教學方法論文

3.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4.小學英語教學論文範文

5.淺談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論文

6.小學英語教學論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