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名句欣賞 >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論文參考範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論文參考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K 次

語法學習不是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但是語法與學好英語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掌握一定的語法規則,這樣才能夠按照這個規則進行語言的組織和運用。下文是本站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論文參考範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篇1

淺談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摘 要】近年來,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再次引起了一線教師和專家的普遍關注。以前的死記硬背使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減弱,產生一種厭煩情緒。這也是許多小學生到高年級或升入中學後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改變傳統英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傾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和實踐運用英語的能力,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法教學

新課程改革十年來,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觀還是學生的學習觀都隨之發生了改變。課標明確指出:“此次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改革教學過分重視語法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基於對新課標精神的理解,語法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究竟如何定位,是否需要教語法及如何在小學課堂上進行語法教學,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呢?以下是我的幾點淺顯認識:

一、正確看待英語語法

小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有語法教學,但上面兩種極端的語法教學態度是不恰當的。我們都知道,兒童學習母語可以完全不用學語法就能與人交流,這是由於他們有良好的語言環境,使他們能夠逐步地習得語言。但是,在我國,英語是一門外語,由於受語言環境的制約,兒童接觸英語的機會普遍不多,不可能自然地習得英語。許多專家認爲,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牢固地、正確地掌握語言。《國家英語課程標準》也提出小學高年級應適當講解語法。因此,適當學一點語法不僅能幫助學生準確地表達,而且有利於他們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傳統英語教材按照語法體系主線編排,把語法教學放在第一位,而新教材按“話題—功能—結構—運用” 編排 ,把語言的意義和語用放在第一位。教材的這種變化告訴我們,語法的學習也是爲語言的運用和交際能力服務的。

二、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特殊性

小學生對英語接觸不多,其智力正處於發展之中,抽象思維的發展尚不成熟。因此,在小學階段實施語法教學,一定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出發,儘量避免使用成人化的教學方式,應在以下幾方面予以關注:第一、充分體現語言的交際性。語言只有被人用來交際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語言的熟練運用又建立在足夠實踐的基礎之上,如果學生對語言主體缺乏充分感知、認識和體驗的過程,語法教學將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第二、充分體現語言的整體性。語法僅僅是語言的一部分,不能將語法從語言整體中抽出來,爲教語法而教語法,使語法教學脫離了爲語言實踐和運用服務這一核心。

三、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幾個原則

(一)隱(顯)性教學原則

隱性教學原則是指不直接講語法,通過情境和練習將語法滲透在學生所學的語言材料和語言活動之中。強調學生學習語法必須置身於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環境中,通過情景足量輸入語言和促進學生參與語言體驗、實踐、合作與交流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的意義,儘可能自然地習得目標語語法。

顯性教學原則是指直接講語法規則,然後開展練習。

小學生學習語法應該以隱性教學的方法爲主,以顯性教學的方法爲輔。年齡越低的孩子越要用隱性的教學方法;越複雜的規則越要用隱性的教學方法。我們不能要求學生在初學階段就掌握許多的語法規則,一定要用好隱性教學這一原則。

(二)意義先行的原則

英國教育專家Jayne Moon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學習語言時,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語言的意義(meaning)上,他們很少注意到語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語言規則;我們教學語法也要遵循MUF---meaing---use ---form的教學步驟。這就決定我們教學語法應該遵循“意義先行”的原則。而現在我們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過於關注語言的形式,而忽視了語言的意義和用法。作爲一名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處理好語言的意義、語言的形式和用法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小學初學英語的階段,我們主張語言的意義先行,接着是用法,而形式的學習應該靠後。這就是強調理解,重視實踐;要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學習語言的形式;要通過聽、說、讀、寫的實踐來運用和掌握語言形式。

(三)創設語言學習和運用真實情境的原則

根據小學生語言學習意義先行的原則和隱性語法教學的原則,在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中,重要的是創設情境。情景法是藉助體態語、表演等,利用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具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這樣有效地避免語法教學的枯燥性和單一性,對學習主要是以感性認識爲主的小學生來說,不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設情境要注意:1.情境要儘可能真實,儘可能是生活中的情境再現。2.情境要有意義,要有利於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

四、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過程

我認爲小學英語語法教學應遵循如下過程

1.呈現:以學生通過情境理解語言意義爲目標。新語言形式呈現是語言輸入的最初階段,活動設計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成效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2.操練:以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學習新的語言形式爲目標。語言練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用語言的過程。

活動設計時要注意的是:

① 應該以單項練習爲主,如一問一答或兩問兩答的練習等。有利於一種語言形式反覆使用。

② 活動設計要有實效性。不僅僅是注重活動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注重的內容和實際意義。

③ 活動設計要有利於學生思維和使用語言。

④ 在活動過程中老師的控制應儘量減少。

3.歸納:以學生歸納語法規則或結構,及其所表達的用法爲目標。

4.總結:以學生實踐新語言爲目標。

歸納總結是以歸納新的語言形式或語法規則或結構、歸納總結語言形式,及其所表達的意義和用法爲目標,讓學生形成比較明晰的概念,也就是讓他們在今後的學習和運用中對所學的新語言形式具有一定的意識。 這環節要做到點到爲止,而不要講過多的道理,一般也不必要拓展。

高年級學生可以給他們發現和歸納的機會並適當增加顯現性的歸納和總結,以促進他們自主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嚴格遵照英語新課標的要求,並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其天性,把握現行教材中的英語語法內容和體系,在教學中做到興趣爲先,適時點撥、滲透,同時積極鼓勵、引導,定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及信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難的,一定會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始終保持長盛不衰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英語(PEP)教師教學用書.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李綢合.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三個原則[J].華東師範大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

  >>>下頁帶來更多的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

  小學英語語法教學論文參考範文篇2

淺談優化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策略

摘要: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把握語法教學的方法值得研究。筆者通過調查及對自身經驗的總結和反思,認爲語法教學應結合小學生的特點,通過使語法教學簡單化、情景化及興趣化來優化語法教學。

關鍵詞:語法教學;小學生;優化;簡單化;情景化;興趣化

對於語法知識的地位與作用,英語教學界同仁已基本形成共識:中國學生學英語應該學語法。原因是,如果不瞭解英語的內部規則,那將影響中國學生準確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許多專家認爲,即使在小學階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語法知識幫助他們牢固地掌握語言。

積字成句,積句成篇,語法則是組詞成句,連句成篇的紐帶。懂得語法可以減少運用語言的盲目性,幫助提高語言的實踐能力,即理解的正確性和表達的準確性。在中學階段掌握一定的英語語法,對今後的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一、觀察發現,鞏固運用

新課標要求我們淡化對語法概念、定義的講解和記憶,留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實例、實踐、實用。那麼我在教一些語法內容時,總是讓學生先自己接觸語言現象,然後觀察、比較,我進行適當地啓發,學生在反覆接觸和應用語言的過程中,逐步發現並體會、感知語言的規律性,然後自我總結出規律,從而培養學生探索、思考、創造的能力,使學生將語法知識內化成應用語言的能力。

例如,我講“be動詞”的正確形式時,有如下例句供學生觀察,給出的觀察目標是be動詞前面的主語:

1、I am a teacher.

2、You are my student.

3、He is a Japanese student.

4、He with his parents goes to the zoo every week.

5、He and his parents go to the zoo every week.

通過觀察語言現象,使學生明白根據不同的主語,be動詞的形式也隨之變化。接下來我就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be動詞使用隨主語如何變化?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大量的例句,對語法現象有了充分的感知,同時也積極進行思考。這時候,要讓他們大膽歸納,得出這一現象的規律。有些歸納不能一步到位,則可以從部分到部分,然後總結出普遍適用的規律。

例如:在講被動語態時,讓學生觀察,歸納:

1、The book is written by him.

2、The bridge is built by workers.

3、French is taught in this school.

4、Silk is produced in Suzhou.

歸納的結果可以逐步深入:1.被動語態的結構爲“be+動詞的過去分詞”;2.當主語是謂語動詞動作的承受者時,謂語動詞使用被動語態結構;3.當不清楚謂語動作的執行者或不需要強調動作的執行者時使用被動語態結構。通過歸納,學生自己找出了規律,然後根據所得規律進行運用。通過這樣分析比較,學生從表象到實質掌握此語法知識,複雜問題也就變得簡單了。

二、對比分析,求同存異

我們在語法教學中也常常遇到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現有的漢語知識與英語知識之間的矛盾衝突。這個衝突需要理解,更需要引導解決。我的做法就是適當對漢語與英語進行比較,找出兩種語言在一些語法現象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防止學生將漢語語法規則作不恰當的移植。例如在講happen這個詞的用法時,學生由於受中文的影響,總是喜歡按中文的順序來組成句子。如:他發生了車禍。學生就說:He happened an accident.殊不知,這在英語中是錯誤的。那麼我在教學時,先強調英語中有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之分,在漢語中則不明顯。happen這個詞具有不及物的特性,在英語中只能sth. happen(s) to sb.而不能用sb. happen(s) sth.的結構。移植到中文結構中就必須把“某人發生了某事”的說法改成“某事發生在某人身上”。經過我這番中英文的對比解釋,學生對happen的用法有了較深刻的印象,在初學時使用到happen,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重複只能說sth. happen(s) to sb.而不能用sb. happen(s) sth.。也有學生會自覺地將中文句子的結構改換成“某事發生在某人身上”,而不是原來“某人發生某事”的結構,然後在中文的幫助下完成英文句子。通過這樣“對比分析,求同存異”,學生覺得中文並不是他們學習英語的障礙,而是可以幫助他們記憶的資源。

三、任務多樣,多媒體輔助

其實語法教學在各個課型中都會涉及到,所以我認爲可以採取不同的任務型活動,將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滿懷激情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課堂效率。不同形式的操練,如對話表演、看圖填詞、看圖說話、口頭作文,還有小組競賽、分組討論,這些都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情感調動起來。當然,我個人認爲在現代化教學設備齊全的條件下,多媒體課件在語法教學中起着不可忽視的輔助作用。對於那些單純靠語言講解不能解決的語法項目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特別是一些簡單的動畫效果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在講過去時態時,就可以通過一些畫面的變化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過去與現在”的對比,從而引申到語言表達中所需要的過去時態。多媒體還可以幫我們省掉一些煩瑣的道具,現在互聯網上東西多的是,所需要的圖片、音樂等都可以直接在上面找,然後製成課件。如講比較級時,花樣繁多的物體比較,完全可以讓孩子們驚喜不已,情緒自然隨之高漲。

總之,語法在語言教學中是無法迴避的,淡化語法的倡導者 避難取易,不敢用改革教學途徑來解決現實矛盾,勢必阻礙學 生對語言的深層學習和理解。所以我們不必因教了語法而感到 自己沒有“與時俱進”或“老化、落後”。要堅持實事求是,藉助英 語新課程教學理論,構建最適宜的教學方法。面對語法必教而怎樣教並無定論的實際,我們要不斷提高理論修養,提升自己已有的教學經驗,在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語法教學方法。

猜你喜歡:

1.小學英語教學論文範文

2.小學英語教育論文優秀範文

3.關於英語教學論文範文

4.小學英語論文範文

5.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