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言學習 > 意語學習 >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意大利語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意大利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那些年,我們一起學過的意大利語

說起意大利語,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歌劇,似乎有點不太容易被聽懂,或者離日常生活有點距離。但實際上,大家熟悉的小黃人發起瘋來叫着Gelato,這個就是意大利語中冰淇淋的單詞;大家最常接觸到的單詞音譯過來的,應該是咖啡名稱了吧,“瑪奇朵”macchiato,“卡布奇諾”cappuccino,“拿鐵”latte等的。那麼學起這個浪漫動聽的語言,難不難呢?或者有沒有小訣竅呢?一起往下看吧!
 

那些年我們踩過的意語大坑
 

小編是意大利語專業碩士畢業的,在剛接觸這門語言的時候,其實也是有點苦惱的。一方面是會和英語打架,畢竟在學習這門語言的時候,已經學了多年英語,同樣作爲字母語言,難免會打架。還記得大學意大利語課堂老師問完問題大家不自覺地會回答Yes(專業課不準用中文回答問題),後來變成英語課會不自覺地冒出Sì。另一方面,意大利語的語法要比英語複雜很多,而且和中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學起來說一點不難,是有點吹噓了。
 

 

在語法點上,對初入門的學生來講,最頭疼的一定是動詞變爲,英語畢竟簡單的就是大部分動詞,在第三人稱動詞後加S,過去式加ed;而意大利語是六個人稱和動詞原形都不一樣,還有不同規律要去變,更可怕的是,生活裏越是常用的動詞,往往還不規則。。。。。。(真的選擇死亡)如果說,這些語法點靠記憶熟能生巧去背誦可以解決,那麼發音裏的大舌音就真的是一個大難關了。記得當初專業老師安慰大家不要心急,畢竟每個人口腔構造以及受母語和方言影響,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順利發出大舌音的,就是意大利本國人,也是有發不出的。就像小編是江蘇人,就是口語前後鼻音不分,但這不會影響總體語言交流。
 

給你個梯子從坑裏出來!

 

好了言歸正傳,去意大利上過語言班的小夥伴應該大部分都能發現,班裏會有許多國家來的學生,大家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歐美國家學生雖然也是待在A2或B1這樣水平的語言班,但是他們和意大利老師或學生溝通起來似乎比我們中國學生順暢得多。一方面,歐洲那邊很多地理位置相近國家的語言有很多相似性,例如法語,西語,葡語,羅馬尼亞語等,和意大利語相似性很高,我們有老師曾經開玩笑說羅馬尼亞語和意大利語的區別,可能就是北京話和天津話的區別吧。雖然有點誇張,但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說明,他們母語和意大利語相近,確實在學習過程中會比中國學生少掉很多障礙。其次,小編覺得跟民族性格也有關係。歐美學生更善於表達自覺,說錯了也不怕,而很多中國學生因爲害羞,怕出錯,一句話想半天還是不敢說。其實小編有仔細聽過,很多歐洲來的學生看上去是和老師同學講得熱火朝天,但動詞幾乎不變位,時態亂七八糟,硬要摳語法是幾乎沒有一句完整的正確的話。但是,他們敢說,敢交流,這些語法錯誤不影響聽話人去理解,所以他們能“無縫對接”,這一點,對於練習語感十分重要。
 

 

還有一些大坑,是意大利人也會掉進去的!

 

意大利語的語法複雜,真的不僅我們外國人頭疼,意大利人也很苦惱。在意大利書店,會看到一些《Viva! Congiuntivo》(虛擬式萬歲)這種語法書。因爲用的注意點複雜,而且要背的變位很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口語表達中不願意去使用虛擬式。小編的一個語法老師曾經說,她自己是語法老師,所以日常對話習慣用最標準的語法來要求自己,導致回家講話也會使用虛擬式,然後被兒子女兒吐槽:Mamma! Siamo a casa! (媽媽,咱這是在家裏!言外之意能不能講話別這麼文縐縐的)。然後就是遠過去式了,除了一些文學作品中較常出現,以及南部類似撒丁島的一些地方方言會使用,日常中遠過去式的使用越來越少,這也導致“不用就忘”,然後更加不願意用的這種“惡性循環”。除了時態,還有se,ne,ci這些詞的用法,mica的用法差不多有人研究出一篇論文。

這些難點不是在於規則條條框框,困難的在於使用場景有時候偏主觀性,或者說不規則情況太多。所以小編的語法課上到C1-C2的時候,老師就明說,很多語法題是不止一個答案的,有時候結合語境來看,只能說某個答案更加適合,但另一個答案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這對於考試來說,對於容易鑽牛角尖的學生來說,這就相當折磨人了。。。。。。

 

 

遇到坑也不完全是我們的鍋啊!
 

小編也曾教過一段時間意大利語,從教授語言角度來看,在學習外語上,有時候難點不全部在於外語學習,關鍵是現在的中文教授,似乎不是在教一種語言,而是教識字,然後分析看作品作者情感?爲什麼這麼說,英語也好,意大利語也好,學完基本的發音單詞,只要學到句子,就會開始教學生,主謂賓的位置,配合用法。但是在教授過程中小編髮現,不少學生對單詞的詞性,句子主謂賓成分,毫無概念。退回到上面說的學習中文,母語,也就是中小學中的語文課,現在有幾個老師會在語文課上教主謂賓語法成分呢?小編以前是偏科還挺嚴重的文科生,因爲自己經常看文言文,所以會自己研究一些中文裏的語法,但也沒有系統地學過,只是說有點概念吧。從這個角度講,小編是覺得,現有的語文也好,英語也好,這些教學方面,其實都存在一定問題的。往大了說可能是大部分學校爲了追求應試效果,小了說是老師沒有很好的語言教學方式,這都對一個學生後面學習第二外語有一定影響。
 

其次,在學習外語的時候,千萬不能帶着“谷歌式”思維,這會讓人變成一個機器,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明白了。曾經有個學生課間來問:老師,sì(相當於英語中的yes)和sono(相當於英語中的is)都翻譯成“是”,那這兩個單詞有什麼區別啊?然後,小編聽完這個問題。。。。。。emmmmm,先肯定了這個學生有問題就問這個學習態度,然後換成了英語單詞給他解釋了一下區別,最後告訴他不要帶着“谷歌式”思維學外語。然後也有學生會很生硬地翻譯句子,恨不得對着中文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出來,完全不顧語句是否通順,或者語言習慣。這個例子就是想告訴大家,學習外語過程中要靈活一點,語言畢竟不是公式,不能生搬硬套。

 

雖然語言是文科,但有時候並不是要光靠死記硬背學外語的,有時候在理解基礎上去記憶,這真的不是一句空話。例如,學過意大利語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老師告訴過大家,在字母b,p前面永遠不會出現n,只會有m,很多學生是把這條當語法規則硬背下來的,但是沒有想過爲什麼。拿個單詞舉例吧,impossibile,在發音im後,嘴脣是閉着的,正好和後面的p發音結合起來,整個就很流暢。而如果變成inpossibile,發音in之後,雙脣是張開的,和p閉着發音是沒辦法流暢結合起來的。雖然in和im在發音上聽起來很相似,但是脣部口腔的發音位置是不一樣的,所以才導致了老師所說的“b,p之前只會有m,不會有n”這條規律。如果理解了,那記憶起來就很方便。
 

今天零零散散說了一些作爲學生和老師,中國學生學習意大利語的難點以及原因,也結合自身學習經歷給出一點小建議:勇敢開口理解記憶靈活學習。其實說難,也沒那麼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