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學習 > 英語學習方法 > 英語學習:學英語精讀好還是泛讀好

英語學習:學英語精讀好還是泛讀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K 次

現在作家不叫作家叫寫手,書不叫書叫讀物,因爲讀物的概念比書更寬泛,比如電子類的、包括微信文章,甚至廣告、說明書,只要適合、都可以拿來讀啊,往往這種隨時隨地的閱讀更能增加詞彙量。

padding-bottom: 138.53%;">英語學習:學英語精讀好還是泛讀好

現今網絡共享給大家帶來海量資源,資源匱乏的話只能有啥讀啥,資源爆炸的話也會選花眼、選昏頭。爲孩子選擇合適朗讀讀物很重要,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之後的朗讀能否順利和成功。

首先,從生詞覆蓋率、趣味性等方面爲孩子選擇難度合適的繪本或分級讀物。

如果孩子基本順利地從頭讀到尾,說明生詞覆蓋率太低了,可以進入到下一級別的分級讀物了;如果孩子讀兩句就碰到生詞,甚至每一句都有生詞,說明難度太高了,繼續這一難度可能會挫傷孩子的朗讀積極性。一般來說,每頁生詞不要超過5個爲宜。

這也是因娃而異的,順服的或者抗挫力比較強的孩子,哪怕每句一個生詞也能頑強地讀下去;但是像超超這樣的刺兒頭,生詞一多早就嚷嚷了,“It's too difficult for me.”。

趣味性也是選擇讀物的重要依據,儘量選孩子是孩子感興趣的題材。一旦孩子對讀物內容感興趣,就算生詞多一些,他也能夠克服困難讀下去,因爲孩子迫切想知道故事的結局啊。由此可見,生詞覆蓋率、趣味性、孩子性格三者間是密切關聯、互相影響的。

值得一提的是,朗讀是需要一定意志力付出的。除了不斷鼓勵,有時候可以適當“逼一逼”,就像中文識字也會有段痛苦的過程,但是當孩子掌握了足夠的常用詞彙量,他就會逐漸品嚐到自主閱讀的快樂了。當然,要怎麼“逼”,“逼”到什麼程度,還要根據孩子的性格和讀物的難度具體而定。當每天固定時間、固定量的英語朗讀形成習慣後,孩子牴觸感會降低,漸入佳境。

其次,插圖不能沒有,也不宜過多。

沒有插圖、黑壓壓都是字母,對剛開始進行朗讀練習的孩子來說,心理上會產生恐懼。圖太多也不合適,孩子會分心,眼睛光顧着看圖,注意力被圖片分流。在超超朗讀過程中,這一現象比較明顯,一旦圖多了,就會讀錯、讀串行。

第三,把孩子以前聽過的讀物再拿出來讀一遍是不錯的選擇。

親子共讀階段,孩子其實在聽讀物,而不是在讀讀物。這一階段用過的書不要丟掉,到朗讀階段再次拿出來給孩子讀。這些書對孩子來說更有親切感,上面可能還有孩子兒時的塗鴉,有些充滿了童趣,有些連孩子自己都分辨不出當時畫的是什麼,追着我問畫的是啥? You ask me, I ask whom?

朗讀的進度則不必按照親子共讀時那樣一本接一本來。我在前面說過,如果按照先聽後讀的原版路線進行英語早教的,到了朗讀階段進展會比你想象的快。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給讀物編個號,親子共讀階段按照1 2 3 4 5 6 7 8 9順序按部就班,到了朗讀階段可能就是1 2 4 9這樣跳着讀,而且迅速進級,可能不久就可以開始朗讀初級章節書了。

第四,個人覺得不宜選擇科普類繪本作爲朗讀練習讀物。

很多爸媽的想法很完美,既開展了朗讀練習,又進行了科普啓蒙,一舉多得,一步跨N級臺階。但科普文章目的是闡述科學原理的,趣味性有限先不說,理解科學原理需要一定意志力付出,而朗讀也需要意志力付出,對孩子要求過高,容易遭到牴觸。

Learn to read 和 Read to learn是兩個不同的階段。孩子從開始練習朗讀直到能夠自主閱讀是Learn to read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是積累詞彙量和訓練朗讀能力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一階段的讀物選擇都是圍繞這一目的,趣味性是首要的,知識性是次要的,在爸媽看來是“沒有營養的書”往往更能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當孩子閱讀英文不再成爲負擔時,才正式進入Read to learn階段,這個時候纔可以結合孩子的興趣,開始讀所謂“有用的書”,逐步加入各類學科知識,這一階段的英語學習稱爲“學科英語”,即用英語來學習學科知識。我看到有些英語培訓機構的廣告上堂而皇之寫着“學科英語”,但是看詳細介紹其實就是英語早教,這就有些偷換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