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英語口譯 > 英語口譯資料 > 從高考作文題看英語詞"common sense"

從高考作文題看英語詞"common sense"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56K 次

今年高考作文題五花八門,有的很時尚,有的很玄妙,只有廣東的題目最樸實:

從高考作文題看英語詞"common sense"

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而出新。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

我感覺,廣東作文的出題者很可能受了香港文化人樑文道最近出版的那本題爲《常識》的新書的影響,而樑文道的書名則肯定是受了18世紀英裔美國作家Thomas Paine (托馬斯·潘恩)那本題爲被譯爲《常識》(Common Sense)的那本小冊子的影響,而且樑先生書的封面上也有英文common sense。

然而,中國人所說的“常識”與托馬斯·潘恩所說的Common Sense是一回事嗎?

在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常識”的定義是:普通知識。這個定義其實也是常識,我們從小上“常識課”學習的就是普通知識。谷歌中可以查到一個“常識網”,是以提供查詢常識爲基礎的網站;其中包括健康、飲食、禮儀、生活竅門、減肥、美容、兩性、育兒、旅遊、急救、購物、寵物、服飾、家居理財等普通知識。

那麼我們再看看Common Sense的定義,權威的韋伯斯特(Merriam-Webster)詞典是這樣解釋這個詞組的:sound and prudent judgment based on a simple perception of the situation or facts,即“基於對形勢和事實的直覺作出明智和穩妥的判斷”。這種判斷包括了人與社會打交道的情商,也包括了人在遇到問題時的應變能力和判斷輕重緩急的邏輯思維。

我們比較一下《現代漢語詞典》對“常識”的定義和韋伯斯特詞典對Common Sense的定義,Common Sense是“基於直覺的判斷”,這主要是指人們與生俱來的感悟能力,而“常識”是人們掌握的普通知識,兩者有明顯區別。西方人喜歡說Knowledge without common sense is folly(沒有common sense的知識是愚蠢的)。所以,我認爲把“常識”與common sense等同起來,是中國人的誤讀。與其把common sense翻譯爲“常識”,不如翻譯爲“常理”更爲貼切。

是什麼人有悖常理把common sense翻譯爲“常識”,造成了幾代中國人誤讀的呢?這還要從日本明治維新說起。那時候,日本學者絞盡腦汁選用漢字意譯了大量的西方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的概念。隨着日本國力的強盛,這些日式漢字詞彙通過中國留日學生傳回中國。王彬彬先生在“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問題”這篇文章中說,“現代漢語中的日語‘外來語’,數量是很驚人的。據統計,我們今天使用的社會和人文科學方面的名詞、術語,有70%是從日本輸入的”。在這些日語外來語中就包括了“常識”一詞,但日本人對“常識”卻有自己的解釋。在日文的維基百科上,“常識”的解釋是這樣的:"常識(じょうしき)は、社會の構成員が有していて當たり前のものとしている価値観、知識、判斷力のこと"。就算不懂日文,也可以大致看出日語中的“常識”不僅涉及“知識”,也關乎人的價值觀和判斷力。

這樣看來,中國人對“常識”的誤讀始於日式翻譯,但進而望文生義卻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把“常識”簡單化爲“普通的知識”,忽略了common sense更重要的內涵。在英語中,common sense的本意更接近perception(悟性)而不是knowledge(知識)。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可能缺乏知識甚至是普通的知識,但是卻有天生的悟性;而博士碩士們固然有豐富的知識,但是卻不一定有靈敏的悟性。

樑文道在他那本《常識》一書中說:“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爲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爲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公衆應有判斷力,去評價社會中的事件,做出自主選擇。這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一環”。

樑先生這裏所說的“常識”,顯然不是那些與健康、飲食、禮儀、生活竅門、減肥、美容、兩性、育兒、旅遊、急救、購物、寵物、服飾、家居理財等的普通知識,而是common sense。